在全国政协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吕新华针对“近期还会有更大的‘老虎’落网吗”的提问,表示“我个人认为,做这样的猜测没有意义。老百姓以及有的媒体认为,如果有更大的‘老虎’,一定要挖出来,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在反腐上,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套用一个网络热词,就是大家都很‘任性’。”(3月3日《京华时报》)
其实,与此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家知道,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责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新一届全国政协无论是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还是围绕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咨政建言,乃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都让人印象深刻;但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反腐败”,可以说是令人耳目一新,也折射出反腐已成为全民共识性的命题,更是党心民心所向。
事实上,从十八以来中纪委的反腐成绩单上来看,短短两年多时间,相继就有99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受到查处,其中不乏有周永康、徐才厚等副国级这样的“老虎”落马,而被查处的正厅级干部更是达到164名。据此不难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反腐倡廉上的决心。让人亮眼的还有军队反腐提速,中国军网一口气就曝光新打的14只“老虎”名单;而此前,全国超过7万余名违反八项规定的干部受到处理,也足以证明“上无禁区、下无死角”的反腐铁律绝不是一句空话。正如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所说,“在反腐斗争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绝不封顶设限,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其实,仔细分析,无论是身居高位的“老虎”,还是隐身基层的“苍蝇”,他们在贪腐上表现出的登峰造极“任性”,其实质还在于其在权力上的“任性”,正是这种“任性”,才使其把贪婪私欲推向极致,把野心疯狂送上巅峰。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当前,反腐正处于扫清存量、扼制增量的关键时刻。“反腐任性”走红的背后,不仅是沉甸甸的民众反腐新期待,更是人民群众对反腐“新常态”的热切展望。
所以,要回应好群众反腐新期待,取得反腐新成效,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绝不封顶设限”,着力营造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还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真正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真正扼止“任性”的权力,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