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企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最近实行的车改方案:总经理每月6800元,副总经理每月4800元,部门正职与副职每月补贴分别为3600元、3200元。有员工发帖说,已经远远超出7月出台公布的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补贴标准,堪称“最牛车补”。(10月17日中国青年网)
两办今年7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车改革方案,自公布并实施以来,曾一度引起不少媒体和大众质疑:“有的地方车改后将比车改前花钱还多,经不起细算账,不划算…” 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最近实行的车改方案,无疑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近年来,一些国有垄断企业以自主经营为借口,规避国资管理部门的监管,巧立名目发放各种补助,或大幅度提高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等福利。从某种层度上来说,“最牛车补”就是以车改为诱饵,变相加薪,沦为少数行政人员的隐性福利。事实上,“最牛车补”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行政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促使部分人不断蚕食公共利益。其实质,就是一场慢慢演变的自我分肥的权力盛宴,不仅引起公众的质疑,也极大违背了公车改革的初衷。
大家知道,就本质而言,公车改革就是公车消费的货币化改革,通过社会化运作,或是发放车补来补偿单位工作人员的出行所带的行政成本。其目的是一方面为了有效遏止“公车私用”、“超配豪华车”之类的车轮腐败;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因买车、聘用司机等所带来的行政成本。正如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最近所说,各地确定补贴标准的前提是:“改革后的公务交通支出必须低于改革前支出的总额,这也是车改的政策底线”。 虽然《指导意见》对国企没有明确车改方案,但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应是国企车改的“参照物”;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最牛车补”纯粹是在“装傻”,表面上是拿11年前的地方“老黄历”忽悠中央出台的新政策,其实质还是权力下的一种自肥和滥政,是公然挑衅高层的标准红线。
公车改革,如异化为一种变相加薪的手段,或以高额车补为诱饵,无疑都是一场自我分肥的权力腐败。当然,“最牛车补”也反映出了尽快制订国企车改方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企车改不能成遗忘的角落,所以,很有必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国企车改时间表,尽快出台国企、事业单位的车改规范。不然,那些掌握巨量资源的国企还会上演一场场“最牛车补”式的车改闹剧。破除官本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开支,更加便捷、透明保障普通公务出行,这才是公车改革的真义。(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