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升道德修养,提高工作能力,是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础。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中,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自律意识,才能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领路人、贴心人和主心骨,也才能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好干部
强化“心正笃行”的责任意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心正”即心意纯正,保持正确心态;“笃行”即脚踏实地,忠实履行责任。“心正笃行”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一种执着的追求。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就应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只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不是所谓的“父母官”;是应该俯下身子的孺子牛,而不是被高高供起、得罪不起的活菩萨。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守正立志,以敬业奉献的精神报效国家;笃正为人,以勤政履职回报社会、服务人民。
强化“以正赋责”的服务意识。“事贵善始,尤当善终”。好服务是一个品牌,好服务也是一种形象,好服务更是党员干部连接基层群众的一条纽带。党员干部应始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为群众服务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两个至上”,秉正处事、规范高效、正直如绳;同时,要摒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作风,杜绝遇事推诿、敷衍塞责的不良习气;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的便民、为民、利民措施,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服务群众,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取信于民。
强化“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迪卡尔也曾有说过:“我思故我在”。不思何来进取,不思就没有工作的自觉性,更谈不上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每位基层党员干部都强化发展意识,提高自己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做到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立足本岗位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把握规律,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制定新措施;同时,要克服事事求稳求安,时时患得患失,处处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下大力气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靠创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强化“不耻下问”的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使人进步,学习更使人明智。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中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所以,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摆正心态、放下架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诚恳地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从人民群众的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要真正沉下去、静下来,用心体会感悟那些在书本上、机关里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同时,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强化“刚正修身”的自律意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所以,基层党员干部应在作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时,要坚持从自身做起,敢说“向我看齐”,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只有每一位党员干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才能真正做到扬正气、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