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和实际的有效举措,更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顺应民意、凝聚民心的重要保证。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进入整改验收阶段,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如何真正贯彻落实好群众路线教育工作,个人认为在具体工作中更要做到“三心”“二意”。
“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群众站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也最了解基层的一切问题和矛盾,因而最有发言权。所以,做好群众工作,首先就要虚习听取群众的意见,好意见不仅要听取,还要采纳用在工作中;一些意见虽然看来都是讲一些微不足道,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到了百姓那里可能就是大事。因此,党员干部就一定要“虚心”,要把群众的意见一件件摸清理顺,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诚心”整改存在的问题。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或许都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问题,特别是群众提出问题,更要诚心接受,拿出不怕丑的勇气,真心实意的整改,以自己的实际变化和工作成效赢得群众好评和满意。
“真心”为群众解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为群众办好事不能是应付式的,是要需要付出真心的,群众也能实实在的感受得到”,在最近的一次群众会上,一位驻村干部由衷地说。确实,一个对群众没有真心的干部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只有“心”入基层,以真心才能换取群众的真话,也才能准确知晓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制定出台更符合时宜的决策政策,从而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也才是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让群众“满意”。 整改关键看成效,而成效的标准就是群众的“满意度”。密切联系群众,既是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态度,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思考问题,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更要谋民之所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体现工作实效,让群众得实惠,群众的“满意”才是最好的工作标准。
让组织“满意”。从某种层面上讲,密切联系群众,让群众满意只是做群众工作的一个方面。各级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也意在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更在于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诚心接受群众批评、虚心接受群众意见,让党员干部在此中提高工作能力,扎扎实实转变工作作风,取得实实的成绩。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组织意图,让组织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