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正派”,位于组工干部“五种形象”之首,是组工干部的灵魂。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反腐,打掉了一大批“苍蝇”“老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中拍手称快之余,也把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组织工作上来。所谓“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群众是组织工作的基础,如果选人用人缺乏公正,连人民群众最起码的信任都得不到,试问:“为人民服务”从何谈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次湖南省委组织部评选“十佳组工干部”,刊载杨友文等十位同志的先进事迹,可谓适逢其时,就是希望全省广大组工干部见贤思齐,恪守公道正派,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公道正派”精神稀缺,却总是供过于求。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用人不察、用人唯亲等现象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方式五花八门,程度令人触目惊心。现实中,不少党员干部不讲程序,跑官要官;不少党政集体徇私舞弊,权钱交易……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了组织工作的公信与威严,而且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官的官,组工干部身份特殊,责任重大。每个组工干部都应该端正自身,作出表率,以公道正派养出一身“清风正气”,“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方能让群众信任、让干部信服。
“公道正派”,贴在墙上、写在纸上、挂在嘴上,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何做到公道正派,不同的组务“医生”开出不同的“药方”。不妨以湖南省此次评选出的“十佳组工干部”为例,如杨友文、周明星、彭志清等,他们不仅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坚决对不正当的要求说“不”,而且从自身做起,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严于律己,不走歪门邪道,不向组织讨官要官。正是他们将“公道正派”的精神,注入到这几十年来生活和工作的一点一滴中,才得到今天的殊荣。学习他们的光荣事迹,对治愈当下党员干部的“精神缺钙”,或是一剂良药。
政者,正也。习总书记在2014年的新年贺词里提到“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组织工作要“公平正义”,每个组工干部必须恪守公道正派,带头维护风清气正的环境,才能俯仰无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