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中纪委网站发布了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6月26日万庆良还在主持召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并强调“自我批评要怕不辣、相互批评要不怕辣”,“一把手做得不好,就会带坏风气,甚至出现窝案。我这个市委书记要带头接受班子成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也要带头抓好反腐倡廉,真正发挥好总开关作用。”尽管这段话说得非常好、非常到位,但是说话不到24小时,自己这个一把手就“进去了”。
当前,在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风气,有些领导干部表里不一、言不由衷,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他们表面冠冕堂皇,正人君子,使人敬畏;背后醉生梦死,结党营私,漆黑一团。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党员干部为人的基本道德。领导干部队伍中的这种“两面人生”现象,消解干部干事创业意志、诱发权钱交易、助长腐败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民利益,也直接影响了党的形象,必须坚决、彻底清除。
党员干部存在“两面人生”,说到底是宗旨意识淡薄,权力观发生变异。在有些党员干部看来,当官无非是为自己捞好处,贪图享受,光宗耀祖,荫及子孙;为官才能有权,有权才能为自己行方便。他们在“八小时内”是言必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极力表现出工作积极、能力突出、政绩显著的样子,以博得组织的信赖和群众的选票。而在“八小时外”就现了原形,有的朋比成奸、编织小圈子,编织权力网,有的大搞权力交易,谋取不义之财,有的则道德败坏,骄奢淫逸,生活糜烂,腐化堕落。
党员干部存在“两面人生”,与一些地方党组织对干部的德与才的把握上存在偏差不无关系。有的把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变成“唯文凭、唯年轻”;有的认为现在是搞市场经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好差“无关紧要”;有的把那些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人看作是“开拓型”人才;有的受关系网、裙带网的干扰,甚至把品德较差的人提拔起来等等。由于选人用人的片面性,没有把好思想品质关,致使一部分台上台下两个形象的干部有市场、吃得开。
有些党员干部存在“两面人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不力。“八小时外”是某些干部生活腐化、道德丧失的高发时段。而相对于“八小时内”,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表现很难通过平时工作和年度考核来准确把握和评价。目前,大多数地方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还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这就给少数干部形成“两面人生”提供了方便。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个人行为,在党内和社会上往往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思想品德过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干事创业。当前强调干部的“德”,防止和纠正干部“两面人生”现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防止和和纠正党员干部“两面人生”现象,既需要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党性修养和官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更需要党组织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德”的考察和了解,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真正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同时,把干部的监督延伸到“八小时外”,让干部的“两面人生”无所遁其形。最近,网上不时爆出某某地又一贪官落马的消息,仔细阅读不难发现,这些落马官员要么身居要职,要么就是某单位的一把手,在位时“反腐、自爱”不离口,落马后却全被查出经济腐败的问题,这些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表里不一”,即台上台下不一样,人前人后不一样,白天晚上不一样,说的做的不一样,也就是群众所说的“多面人”。
“表里如一’要拒绝“伪装低调”。低调为官,高调做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更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甘当人民勤务员的体现。然而,一些领导干部的“为官低调”是装出来的,是别有所图的。认为越远离群众的视线就越安全,这种低调是为了给人留下“不张扬”、“沉稳干练”的假象,以便仕途上再上一层楼。一名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就要拒绝这种“伪君子”的做法,我们群众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时时监督,看自己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干部,一旦发现坚决拆穿他们伪装的面具。
“表里如一’不能“口是心非”。作为党的领导干部首先要言行一致,可是有些干部却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整天在台上讲反腐,讲自律,要求别人,可是自己面对金钱的时候却禁不住诱惑,反其道而行之,以权谋私,大肆收敛钱财,成了人民的敌人,国家的蛀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时时锤炼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自身修养,要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样才活得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