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雷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人民服务”“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等“高大上”的关键词,认为自己量小力微,遥不可及。不少党员干部谈起雷锋精神唾沫横飞,张口三句不离“为人民服务”,真正面对人民群众困难了,畏手畏脚,唯恐避之不及。如此装腔作势学雷锋,纵使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是徒增群众反感。
如何将雷锋精神化为行动?不妨对照雷锋的先进事例。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说的是一次雷锋出差,看到坐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着扫地、擦玻璃、倒开水、帮助下车的旅客拿东西,忙个不停。在沈阳换车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丢了钱包和车票的妇女,于是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车票送给她。
由此可见,在现实的语境里,雷锋精神就体现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最困难的人帮起。雷锋精神伟大,并非高不可攀。我们时代的“活雷锋”们,如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蹬三轮车资助300个孩子上学的天津老人白方礼、献血达人郭明义……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雷锋精神”,首先就是将奉献精神一点一滴地注入行动,坚持不懈。正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力量,日拱一卒,回过头时,已是万水千山。今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人民服务”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怎样才能根除“四风”?以雷锋为镜,站在从身边的小事着手、坚持不懈地为人民服务的角度来学习雷锋精神,对解决上述问题,或有裨益。
面对人民的困难,雷锋从不觉得自己势单力薄,而是甘愿当一颗螺丝钉。“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你既然活着,你又为未来带来了什么?”这种无私奉献的“螺丝钉精神”,每个学习雷锋、践行群众路线的党员干部都应当思考透彻,触及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雷锋同志不平凡之处,就在于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今天我们学习雷锋,还请挽起袖子,从身边的事做起,莫怕量小力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