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江桥乡持续增强党建引领力、统筹力和融合力,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村级党组织主积极作为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坚持党建引领,找准产业发展方向。近两年,该乡红星村、连河村、清泉村等村新发展烟叶产业,为村民增加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发展思路。清泉村主抓烤烟生产的支部副书记易竹青在发展烤烟种植之初有点忧虑:“今年是我们村第一年进行烟叶种植,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明天我跟种植烟叶的乡亲们定好了时间,一起去周围村学习学习,一定要开个好头。”从烟田起垄、挑选烟苗、组织栽种、挑虫扶起倒、施肥打药、收烟烤烟,每一步易竹青都是奔走在最前沿,风雨无阻。第一批烤烟下烤时,清泉的烟叶被技术人员点赞称为“黄金叶”。“我们第一批烤干烟叶就有600斤,品质还是很不错的。”再次看到易竹青时,他开心的说,“这次的方向走对了,26亩的实验地应该能大获丰收。栽种烟叶既解决了村内十几个人的就业问题,又能提高生产收入,还不耽误再种一季晚稻,更是为我们村的农业生产试出了一条新路,多喜多赢啊。”方向对了,路子就宽了。该乡各村党组织、干部都卯足了干劲,为村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和稳固的技术力量,以高质高量的村域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稳步进行。
广泛凝聚力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清泉村与社区的蔬菜大棚,在两个党组织与在外乡贤积极沟通中,解锁培育新作物,进一步增强了大棚生产的发展活力。清泉村蔬菜大棚基地成功培育出“菌中皇后”竹荪,“我们引进了近万包竹荪菌种,下定决心用了最大的一个温室大棚种植,大概有两亩多。”问起契机,清泉村党支部书记夏勇说:“这还是要感谢家乡人对家乡发展的支持,供货商原定只发包到云南、贵州等地培育种植竹荪,其他地方还没有考虑,投放到新宁来,重点还是考虑支持家乡发展,从栽培技术、管护要点等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大力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才敢放手干事。”乡村是个广阔的大舞台,该乡各村党组织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当好“联络员”和“经纪人”,把身在异乡的家乡人和优质的社会资源引进来,为村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加速发展。该乡部分村仍有赶圩的传统,茶山、堡口等村分别形成了相对集中、管理有序的集贸市场,此外赤木村的水果市场、清江农贸市场等,以规范性经营场地和便捷集中的购物环境,积极推动全乡生产生活发展。“集贸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茶山村党总支书记喻顺云说,“过去赶圩就是沿着茶山街的马路两边摆摊,首尾约200米。不但分散,而且十分影响交通,每逢圩日,路上就堵车,喇叭声此起彼伏,这200来米的路开车少不得要十来分钟。”在综合村民需求、商贩诉求等情况后,茶山村支两委主动作为,推动建成了茶山村集贸市场并划定经营区域,规范经营管理。“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和谐的经营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务也是我们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责任,村民方便了,环境变好了,市场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下一步,该乡在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以村域经济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全乡各村优质资源和产业特色,坚持党建引领“一村一策”,着力培育适合各村的新质生产力,为全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