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有个桃花源,新宁县治下有个桃花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要去桃花,首选乘船。登岸步行,道路整洁,鸟语花香。座座庭院,错落有致,移步换景。
完美观感的背后,是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新作为。近年来,新宁县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以清江桥乡桃花村为试点,聚焦“基层治理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在民主协商中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出一条以“三会同商”“三线联动”“三制并举”为主要内容的“村治民动”群众自治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落后村探索新路径
在桃花村这个半岛上,住着402户1407人,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390人。该村拥有山地2259亩,森林覆盖率达90%,童摇石、马蹄石、香炉石等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缺乏种植经济作物和开发旅游资源的技术指导,这些资源长期未得到开发。
由于收入不高、交通不便等,村里35岁至50岁之间的单身汉接近40个,“等、靠、要”思想严重。村内姓氏之间、院落之间,存在不少的矛盾和积怨。其他矛盾纠纷也突出,阻挠项目建设的现象时常发生。村民代表大会上,常出现吵架开始、骂架收场的现象。
上级调研团队来到桃花村发现:虽然问题多多,但从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来分析,该村有田有土、有山有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潜力要优于周边村。
2019年3月,经新宁县委研究同意,该县政协工作队进驻桃花村开展精准帮扶,旨在以桃花村为试点,探索一条基层群众自治的新路径。
“三会同商” 村事民议
工作队进驻桃花村后,桃花村就大力推行民主议事院落会、村“两委”周例会、自治组织专题会“三会同商”议事机制,严格执行收集议题、确定议题、会前调研、协商议事、上墙公示、研究落实“六步程序”,畅通群众议事渠道,真正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
2019年“大端午”(农历五月十五)晚上的那次院落会,让工作队员们记忆犹新。近四百人参加的会上,当评议贫困户时,一些村民在台下议论纷纷。此时,一名非贫困户站出来,对议论的村民说:“没有评上贫困户,我没有意见,因为我的情况确实比贫困户好一些。你们也是,不要去争当贫困户。”见状,工作队员立即因势利导:“这位村民说得对!有些村民暂时困难一点,我们对他进行帮扶,让他迅速脱贫。非贫困户为何不多想想致富门路呢?只有大家都富裕了,我们村里才会越来越好……”最后,院落会圆满结束,解决了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收集了大量有关桃花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以来,桃花村已组织召开民主议事院落会100多场。通过全面协商讨论,桃花村敲定了“活机制、强基础、美庭院、兴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在《村规民约》基础上,围绕红白喜事等事项制定了《院规民约》,建立了“以院落为单元、路段为界限、村民为主体、两全为目标”的环境卫生整治监管体系,敲定了在全村大力推进庭院净化、绿化、美化工程等。
“三线联动” 村事民办
近年来,桃花村坚持党建引领,建立“村党组织+村级法定组织+其他群众性自治组织”三线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实现村里的事尽量由村民自己做。
该村成立了“三会三队”自治组织,即红白喜事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乡风文明先锋队、劝导队、美丽乡村建设施工队,主要承担引导移风易俗、治理环境卫生、建设公益事业、化解矛盾纠纷、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职能。以红白喜事理事会为例,在他们的劝导下,桃花村成功实现了禁用一次性碗筷、取消喜宴预备餐、严格控制丧葬费用、庭院改造等乡风文明建设难题,群众信访、治安案件、邻里纠纷、打牌赌博等现象明显减少,逐步形成了文明有礼、规范有序、崇善向上的良好风气。
在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的基础上,桃花村力推“乡村智治”。他们先后与我省多家科研院所实行“校地合作”,开辟研究生团队农村实践基地、旅游研学基地,建成酵素循环农业产业园。村民按照“土地入社、资金入股、全民参与、共同致富”的原则,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单项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桃花村村民通过乡村旅游、双季稻、黄桃等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制并举” 村事民管
对村“两委”,桃花村实行绩效管理制。同时,延伸到各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对村“两委”班子及小组长进行量化考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村组干部评选、表彰、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与绩效办公经费挂钩。
对“三会三队”等群众性自治组织,该村实行积分制。建立正负两方面清单,每个项目根据不同权重赋予相应积分值,实行考核加分、扣分机制,确保积分制管理考核具有可操作性。
对群众,该村实行“一户一档”激励机制。该村以农户为单元,建立明细到户的管理台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
如今,行走在桃花村,只见到整洁清爽的靓丽庭院,只见到热情的村民在招待四方宾客,只见到忙碌在种养殖基地的村民。这,便是“三制并举”等举措带来的效果,实现了“村里的事,群众自觉管理”。
庭院改造,是桃花人津津乐道的“村事民管”实例。至今,该村已推动110多座庭院完成了改造,群众自筹改造资金达150万元。庭院改造,村里实行评比奖励。虽然奖金只有1000元至2000元不等,但村民们看重的是自家居住条件的改善,看重的是积分背后的荣誉,看重的是桃花变美带来的旅游等产业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桃花村正在擘画新的振兴蓝图。(杨坚)